秦嶺北麓,千溝百壑,分布著大大小小無數的山谷。
這些大大小小的山谷,猶如一條條游龍,面向著關中大地,集溪成河,從各個峪口,向關中平原輸送著一股股清澈的山泉,滋養著三秦父老。
這些峪口,在陜西關中,人們習慣于把它們統稱為“秦嶺七十二峪”。

“峪”者山谷也。

唐詩曰“終南陰嶺秀”,秦嶺的陰面即北麓。其與西安以及相鄰的東府、西府城市距離很近,是關中人民的后花園,也是陜西旅游資源的集中地,每到春夏秋三季,游客的復游度極高。

但秦嶺北麓到底有多少條峪道?峪道內都有什么生態和文化旅游資源等?從古至今還沒有一個科學的答案?!扒貛X七十二峪”也只是一個虛數,就如孫悟空的七十二變一樣,在概括的基礎上極言其多而已。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曾經這樣表述過秦嶺在中華群山中的無比重要性:“中國許多山雖然很有名,但大多數山假如從不存在,對中國也沒什么,可是假如沒有秦嶺,中國將不成其為中國?!?/p>

從自然地理看,峪道是秦嶺山水的通道和承載者,因其優美的風光和涼爽的氣候,使得眾多王侯在其中修建宮殿園林以避暑休閑,尤以西安南部的終南山為最。長安的天子峪、抱龍峪、扯袍峪的名字就與皇家行宮有關。至今華山峪、湯峪、庫峪、灃峪、太平峪、赤峪(紅河谷)等都是旅游休閑的勝地。

從人文歷史來看,一些大的峪道同時也是古道,如藍峪、輞峪、庫峪、子午峪、灃峪、庫峪、黑峪、駱峪、湯峪、斜峪等為代表的秦楚古道、秦蜀古道等,都留下了眾多的歷史故事和傳說,為中華文明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這些古道至今仍保留著棧道遺跡,甚至有些已經通了鐵路或衍生成高速公路。

參照陜西秦嶺七十二峪的的分布圖,秦嶺自東向西:
渭南潼關縣7個(西峪、桐峪、善車峪、太公峪、麻峪、蒿岔峪、潼峪)。
華陰縣10個(蒲峪、杜峪、黃甫峪、華山峪、仙峪、翁峪、竹峪、大敷峪、柳峪、蔥峪)。
華縣6個(溝峪、小夫峪、石堤峪、橋峪、東澗峪、西澗峪)。
渭南市區附近2個(箭峪、黃峪)。
西安藍田縣6個(清峪、道溝峪、輞峪、岱峪、小洋峪、東湯峪、)。
長安區17個(庫峪、扯袍峪、大峪、白道峪、小峪、土門峪、蛟峪、太乙峪、石砭峪、天子峪、抱龍峪、子午峪、白石峪、皇峪、灃峪、祥峪、高冠峪)。
戶縣11個(紫閣峪、太平峪、鴿勃峪、烏桑峪、黃柏峪、化羊峪、曲峪、澇峪、栗裕、潭峪、甘峪)。
周至縣7個(耿峪、赤峪、田峪、就峪、黑峪、西駱峪、竹峪)。
寶雞的眉縣6個(泥峪、西湯峪、滑峪、小黑峪、大黑峪、斜峪)。
總數為72峪。

“秦嶺七十二峪”在今天,已經是陜西秦嶺重要的代名詞之一,對關中城市群的發展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文化學者肖云儒先生說:
秦嶺北麓是秦嶺的精華,而秦嶺北麓的這些峪道則是秦嶺北麓的精華。

亙古至今,炎黃文化以及延續至今的以周秦漢唐為代表的中華文明皆依托于秦嶺,繁衍于秦嶺,發展壯大于秦嶺。
今天,它更是我們人類和動植物共有的家園。
讓我們一起保護“秦嶺七十二峪”,保護大秦嶺,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讓秦嶺變得更美麗,更美好。